李近朱 “互联网+”与我的集邮

2018-12-10  

40年前的1978年,我打开了尘封10年之久的集邮册。虽已残缺,但在集邮“解冻”时刻与久违了的邮花再度相逢,那春光温煦、万象更新的欢乐从心底奔腾而出。很快,在祖国巨大的变革中,20年过去了。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为改革开放的里程碑载于1998年方寸,让小小邮册如沐春风。

又过了一个10年,到了2008年,正值北京奥运会与改革开放30周年。我有幸参加了以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为主题的邮票策划会,并提出名为“春风”“春潮”“春天”的两枚邮票加一枚小型张的方案建议,还与王虎鸣先生多次探讨邮票构思。最后,中国邮政以1枚邮票加1枚小型张的形式发行了《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纪念邮票。

又一个10年过去了。2018年,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庆典。当我想到这个国之大策对集邮的深远影响时,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一个“+”(加号)。直观来说,改革开放给中国和集邮带来的就是一个大写的“+”:各个领域加大干劲,加大提升,加大发展。40年改革开放的大事业大成就,一个加一个,尽现今日中国令世界瞩目的大辉煌。其中,横空出世的“新四大发明”正崛起于世界之林。传统的集邮爱好也沐浴春风四十载,最亮丽、最深入人心的,就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互联网+”集邮。

    集邮之中,邮识为重。集邮在信息沟通与邮品流通上曾沿袭传统方式近一个世纪,即使在40年前,也是一种传统的“耕耘”。那时,集邮者所能获的集邮信息和邮识,皆在寥寥无几的旧书或是新闻缝隙中,更多的只能跑到邮局窗口打探。想找本邮书深入了解“大龙”“小龙”“红印花”等古典邮票,其难度也不亚于收集这些邮票的难度。那时,我只能从1982年出版的姜治方先生的那本《集邮和我的生活道路》中撷取信息,再做些邮识的整合。传统的沟通方式导致集邮信息的狭窄与滞后,当时的集邮信息与资料多来源于刚刚复刊的《集邮》。

而40年后的今天,网络世界给集邮带来了新生面。网络传来中外邮政、邮票、集邮的海量信息,打开了世界集邮的窗口。作为专题集邮者,我几年一更新的中外纸质邮票目录不复使用,随时随地的新邮发行以及新老邮品资料,都需要进行储存。网络让信息和邮识的汲取变得更加便捷。通过网络,我学到了过去多年来不能认知的不少国家较为详尽的音乐资料,如墨西哥音乐家拉腊、巴西音乐家奥斯瓦尔德、埃及音乐家达尔维奇、伊朗盲音乐家鲁达基等专题集邮的必备知识。

专题集邮需要多国、多元邮品。国门未开时,我以与国外邮友建立交换关系的传统方式获得邮品。最早与苏联和东欧各国邮友通信,后又扩大到欧美等更多国家。开始时只是与集邮者以邮换邮,继而又向邮商以款购邮。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我多次去法国、德国、英国,并与邮商建立了联系。回国后,德国邮商竟一次次把厚重的A4纸大小的邮品复印件,不吝邮费寄来;我照图选择,再予寄回。邮费往往使我所购邮品的价格扶摇直上,但舍此则鲜有获邮可能。就这样,我的音乐专题邮集才勉强编组出来。当年虽然也获得了较好成绩,但与现在不可同日而语。以致我国第一位国际评审员梁鸿贵先生曾建议我换个题目,因为音乐专题需要大量外国邮票,外国人才有优势。

改革开放一年年过去,在近40个年头时,有了互联网。当我把它与集邮相结合时,奇迹出现了。我好像游走于全国各地和世界各处,徜徉在邮品的海洋中。无论是新邮还是我从未见过的专题素材,都让我20世纪80年代编组的邮集“汗颜”。近年来,我频频在国内外相关网站点购或竞拍专题邮品,自己玩不转,还有邮友帮忙。上海的施友仁先生、北京的金雷先生等,都是助我一臂之力的好网友。记得我在eBay网上看到音乐题材早期封口纸后,经年遍寻了系列品类,多亏了互联网,我的这个集藏已经十分可观。如今,世界各国最新发行的音乐题材邮票,我都会立即得知并很快购到。

近年来,网络又衍生出微信,根据图文进行沟通以及付款购买,都在分秒之间便会完成。前不久,我在西班牙拍摄关于毕加索的纪录片。看到毕氏“格尔尼卡”原作,便萌生了集藏这一主题邮品的想法。上网搜索,就看到许多邮票图,点开网购,一下子四五种邮品尽现眼前。我在马德里曾看到毕加索的“科学与博爱”的画作,医生握着病人手,恰似中医把脉。当时,我正与一位国外编导创作中西医题材的纪录片,我用微信把这幅画作发送给他,双方一致认为这幅作品正表达了医学中的人性关爱,希望能够拍摄进纪录片。但由于版权原因,拍摄未能实现。于是我想到了邮票,上网查找毕加索邮票,竟发现了一枚印有这幅画作的西班牙极限片(见图),便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难题,而这枚极限片也将成为我的纪录片中的一个镜头。

2015年,我国提出了“互联网+”构想,这是知识和经济社会的创新举措,也代表了一种新的社会形态。“互联网+”集邮,令整体的集邮事业和每一个集邮者都发生了不可估量的巨变。近年来,我国集邮的提升与发展,我个人集邮视野的开阔和实际收获,皆在改革开放40年中呈现并扩展开来。相信随着日新月异的“互联网+”在集邮领域的普及和深化,我国的集邮事业将会焕发出更璀璨的光彩,集邮者也将收获更丰厚的硕果。(李近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