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地上的邮缘 (安徽 倪邦瑞)

2018-12-13  

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我随着上山下乡的洪流从大都市来到黑龙江双鸭山集贤县插队落户,几年后,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我被招工到县广播站,当上了一名新闻编辑,每天看稿件,修改稿件,有时候还得到基层采访,忙得晕头转向,快30岁了还没有谈恋爱,为这事电话上没少挨母亲的骂。不过,我心里总是想,婚姻这事急不得,大概是缘分没有到吧。

也许是上帝安排的。有一天,我收到县郊一所小学一名女教师写来的通讯,题目是《依依烛光情》,说她那里有一位50多岁的老教师身残志坚,几十年如一日,在平凡的乡村讲坛上默默奉献,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文章写得非常生动感人,播出以后,在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因为一篇稿件,我认识了这位文笔不错的女教师,她姓牛,是生在黑土地长黑土地的姑娘,那年 25岁,还没有谈恋爱呢。记得我第一次给她写信的时候,一字一句都小心翼翼,对她的稿子进行了评点,说了一大堆赞美的话,现在回想起来,还真有一点大胆献殷勤的味道呀。

一个星期后,牛老师给我回了封信。信封是洁白的,右上角端端正正地贴着一张邮票,邮票左上方的阿拉伯数字“8”字格外醒目,一个很小的“分”字紧挨着“8”字身边,旁边还有两排字,一排是“9月10教师节”,下面一排是“中国人民邮政”,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一张抽象的课桌上放着一束红玫瑰,那鲜艳、奔放、热情的绽放,当时应该是第二个教师节,让人对教师多了一种崇敬,多了一种尊重。我把信翻来覆去读了几遍,字里行间我看到了我们共同的理想、共同的爱好、共同的追求。也许从那时开始,我爱上了邮票,爱上了集邮,爱上了方寸之间的这片天地。一年、两年、三年,我和牛老师鸿雁传书,邮票传情,终于在我收藏到第28枚邮票的时候,我终于和这位龙江姑娘走进婚姻的殿堂,开始了人生幸福的起点。

婚后,我和爱人依然分居两地,然而书信往来让我们近在眼前,分享甜蜜。集邮爱好使我们产生了另一种美,追求方寸间的志存高远,感悟人生的快乐与品位。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和爱人的集邮视野逐步扩大,有人物的,有励志的,有纪念的,有建筑的,有风景的等等,一张张小小的邮票深藏着一段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一幅幅美丽诱人的景致……节假日,我和爱人经常在一起探讨交流,谈得最多的是邮票,评得最多的是邮票,欣赏最多的还是邮票,邮票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第三者”。

孩子出世以后,爱人也从郊区小学选调到县城的一所小学任教,虽然我和爱人没有了书信来往,但我们夫妻酷爱邮票情结不减当年,不仅双双加入了省市集邮协会,而且舍得投入购买有纪念意义的邮票,10多年前,我和爱人甚至涉足邮票市场,常常研究邮票行情,畅游集邮文化与集邮回报的海洋,有时候还真的狠狠地赚了一大把。

对于这笔额外的收入,我们与当地的集邮志愿者一起兴起“方寸缘、关爱情”救助留守儿童行动,每年帮助一、二十贫困孩子完成学业,实现梦想,成为新闻媒体追捧的亮点。不知是受我们的熏陶还是潜移默化的感染,作为八零后的女儿,从小就加入到我们的集邮行列,渐渐地,她的视野远比我们广大,她集邮的范围达到20多个国家,亚洲的、非洲的、欧洲的、北美的等等,并参与国际电子邮票的创意和交流,使业余时间富有文化情调和浪漫的诗意。

两年前,我和爱人双双退休随女儿在上海生活,尽管离开了让我们青春绽放、事业有成的黑土地,离开了给我们文化滋润、兴趣盎然的热土,但我们依然通过多种途径与龙江的集邮爱好者保持紧密联系,开展丰富多彩的互动交流,让方寸在大都市和黑土地之间架起一道绚丽的彩虹。

在上海,我和爱人很快融入大上海的集邮圈子,认识许多高手和新朋友,积极参与邮展、艺术沙龙、研讨班和交流活动,尽情领略方寸之间的无限风光,为晚年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和陶冶的空间。

无论何时何地,我和爱人总是以龙江人自居,因为那里有我们30多年生活的美好时光,有我们抹不去的文化记忆,有我们终生难忘的幸福珍藏。我们是龙江人,我们流淌着龙江人文化的血液,我们拥有龙江人一样的品德和性格。

特别的情,特别的爱,成就一段美满姻缘,诞生一个幸福的集邮之家,邮缘总与福缘携手而来,生生不息。也许十年、二十年以后,我那去年才出世的外孙女或许成为我们家第三代集邮爱好者,“方寸缘”的文化或许就这样一代一代传承下去,直到永远、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