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1955年4月西藏450元国际平信邮资之谜

2019-12-27  

前言:西藏邮政史历来是集邮界的热门,海内外有不少关于西藏邮史的研究著录,但各方对西藏邮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邮政机构、邮戳戳式和邮路上,却鲜见有邮资研究。其实西藏邮资的变迁更为纷繁,若深入研究必有意外收获。众所周知,1955-1962年期间西藏寄印度、尼泊尔平信邮件曾执行800元国内邮资。但随着笔者更深一步研究,竟发现西藏人民邮政还执行过450元这一独特邮资!这是什么资费?使用于何时?以下将根据实物结合档案史料,作进一步详细披露。


1955年对于西藏邮政来说,具有特殊意义——“自1903年底英国武装侵略我西藏领土并随之在西藏建立战地邮局开始,到1955年4月1日印度共和国政府将在西藏所办之邮政正式交给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止”,经历51个年头的西藏“客邮”终于结束【1】,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屈辱历史被画上休止符。

在此之前,自1947年独立后,印度继承了英国在西藏开办的邮政并不断加以扩张,除原英国所办的江孜、帕里和亚东邮电局外,还在江孜至亚东沿途每隔15英里设立栈房并附设邮站,经营的项目包括邮政、电信和电话。其中邮政业务包括收寄印度境内和第三国的平信、航空信(到印度境内空运)、挂号信、明信片及小型包裹和印刷品等。亦可收寄西藏转道印度、香港至中国内地的平信、明信片和航空信,但不收挂号信【2】。

图1 1954年6月29日印度葛伦堡寄西藏江孜平信邮件【3】

图1为1954年6月29日印度葛伦堡寄西藏江孜邮件,邮资为2安娜。查当时印度国内邮资表(图2)得知2安娜为国内平信邮资。可见当时印度将上述西藏江孜等地当成了自己的“邮政领土”,实施的是本国国内邮资体系。

图2 印度1947年-1949年国内平信邮资【4】

这种情况至少持续到1957年3月底。如图3所示,有1957年3月29日印度葛伦堡经西藏亚东寄拉萨的邮件仍采用2安娜的印度国内平信邮资。

图3 1957年3月29日印度葛伦堡寄西藏拉萨平信邮件

我们知道,自1955年4月1日,中国政府收回印度政府管理的在藏所办全部邮电特权,彻底结束了外国政府在西藏的“客邮”历史。而邮政交接完成后,西藏上述地区寄印度的平信采取的是什么邮资呢?

笔者收集到一枚印度客邮结束后第九天——1955年4月9日西藏帕里寄印度葛伦堡平信实寄封,出现了非常特殊的情况——邮资居然为450元(图4)!此时中国国内寄国外的国际平信邮资应为旧币2200元(新币0.22元),印刷品为900元(新币0.09元)。即便是国内平信也应为800元(新币0.08元),印刷品为250元(新币0.025元),怎么会有450元的国际平信邮资出现呢?

图4 1955年4月9日西藏帕里寄印度葛伦堡平信邮件

针对这个问题,笔者查阅了拍卖和交易网站上的大量该时期实寄封的拍卖记录,以及近期所得,除图4外,还发现了至少两枚贴用450元邮资的实寄封(图5、图6)。图5为西藏亚东1955年4月15日寄印度葛伦堡平信,图6为西藏帕里1955年4月14日寄印度葛伦堡平信。这三枚450元邮资的寄印度葛伦堡平信的寄出时间均在1955年4月上半月,这充分说明450元邮资是较为普遍的存在,而不是随意贴用(1955年4月该月并未发现800元邮资寄印度)。

经过大量研究此时段西藏寄印度的实寄封,笔者发现1955年5月及之后的平信邮资才是800元(新币0.08元),比如,目前最早见有1955年5月24日贴纪26列宁800元由西藏帕里经亚东寄印度葛伦堡的平信实寄封(上海泓盛2007年春季拍卖会邮品钱币专场第1593号拍品)。由此看来1955年5月之后西藏寄印度的邮资应该已统一为800元(新币0.08元)。

那么1955年4月1日印度政府将西藏地方所经营的邮政、电信、邮驿机构和设备正式移交给中国政府之后的首月内:(一)该地区的邮资是否就是执行450元的过渡邮资?(二)该邮资的使用依据为何?

针对第一个问题,基于5月之后该地区寄印度平信普遍使用800元邮资的信息,笔者推出一个重要假设:450元为中印两国邮政在西藏交接后到统一为800元邮资前的过渡性邮资。

图5 1955年4月15日西藏亚东寄印度葛伦堡平信

图6 1955年4月14日西藏帕里寄印度葛伦堡平信

那么第二个问题来了:为何是450元邮资而不是其他邮资?该邮资的使用是基于当时当地的什么因素促成的?网名为“wangcm”在笔者由华邮网“西藏邮史”栏目发起的“贴450圆的西藏实寄封之谜”帖中提供了一种思路:由于之前印度邮局把西藏江孜以西地区作为内地处理,则当地去程和返程邮资应当一致。1955年4月过渡期的邮资标准可能尚未制定而不得不沿用印度邮局的标准。对于西藏邮局寄印度的平信,则需要贴上当时印度国内平信2安娜邮资折合成人民币对应邮资的邮票。

wangcm未能查到1955年4月人民币对印度卢比的汇率。笔者在《西藏邮政邮票史》中查到解放初(具体时间未知)人民币与银元的换算办法是:

1个银元=一元人民币【5】

又《中国和印度关于西藏币制改革的交涉及影响(1959—1962)》一文中记载:“根据西藏工委的统计,银元出口是1955年开始的,该年出口大约10多万元,1956年开始大量外流,达到2070万元。当时外汇牌价是1个银元折合3个印度卢比” 【6】。《西藏地方货币史》一书也提到,1958年,在当时西藏市场上,1块银元换3卢比【7】。

按照上述资料提及的换算办法,卢比比人民币比率为3:1。则2安娜=1/8卢比≈0.0417新币=417元旧币。

折算的结果表明,417元邮资与450元邮资相当接近。由于中国人民邮政发行的邮票中最低面值的为普6(6-1)纺织女工50元,所以寄信时贴用450元邮资非常合理。

以上仅为推断,还需要找到相应的文件作为依据才算完全破解450元邮资之谜。在笔者的不断努力下,终于查到关键性证据:1955年4月15日,中印双方政府,经协商达成藏印临时通邮通电协议。邮资暂采用一种与以往相近的过渡性标准计收。藏寄印平信,暂按每20公分收人民币8分计收。双方各自贴用本国邮票表示纳付邮资,收入归收寄国所有。双方还确定,中国西藏亚东和印度大吉岭及葛伦堡为邮件交换站,互建直封关系【8】。也就是说在1955年4月1日至4月15日(含)之间采用的是比800元平信邮资更早的“过渡平信邮资”,邮资为450元。所谓的“与以往相近”即是藏印通邮均按双方国内邮资计,在4月15日前西藏寄印度邮件按印度国内邮资标准换算执行,450元人民币约等于2安娜印度国内平信资费。

至此,1955年4月西藏450元邮资之谜完全破解,笔者得出一条重要结论:“印度客邮结束后首月,中国人民邮政实施了为期约一个月的450元过渡资费,专门用于西藏帕里、亚东等西藏江孜以西地区寄往印度噶伦堡等地的平信。”

这是新中国寄国外邮件按照外国资费汇率折算而成的实例,是印度客邮撤离西藏的最后见证,也是中国邮政主权曾经丧失的真实写照!本邮资使用时间不足一个月,仅见于1955年4月印度客邮撤出西藏的首月。本邮资亦创下新中国邮资之最——最低的国际平信邮资,同时也是最“短命”的国际平信邮资。对于研究西藏邮政史和西藏历史亦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原,叶于顺,阿旺丹增. 西藏邮政邮票史. 西藏人民出版社,2009,P55

【2】刘原,叶于顺,阿旺丹增. 西藏邮政邮票史. 西藏人民出版社,2009,P51-54

【3】asia-at-bluenote. http://www.ebay.com/itm/TIBET-1954-Cvr-Kalimpong-Gyantse-Condition-is-/252232410106. 易贝拍卖网站,2016

【4】Indian Philatelists'Forum. http://www.indianphilately.net/inlandpostalrates19471957.html. 印度集邮网站,2016

【5】刘原,叶于顺,阿旺丹增. 西藏邮政邮票史. 西藏人民出版社,2009,P112

【6】戴超武. 中国和印度关于西藏币制改革的交涉及影响(1959—1962).中国党史研究,2012[5]67-68

【7】肖怀远. 西藏地方货币史. 民族出版社,1987,P69

【8】西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西藏自治区志•邮电志. 中国藏学出版社,2009,P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