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见证

2019-12-27  

前  言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的日子。我国从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新中国。当大家缅怀、追忆共和国崛起的历史时,北京邮政制作、发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种普通邮政日戳”就是共和国最准确、最有意义的真实代表,它也是新中国崛起的有力见证。在举国上下共庆伟大祖国诞生七十周年生日之时,总结、记述北京日戳的产生、使用及其影响是我们邮戳爱好者义不容辞的义务。既是向研究北京日戳同行们的汇报,也是向祖国七十岁生日的献礼。


内容简介:本文介绍了北京日戳产生的时代背景、使用时间和地域范围,北京日戳的戳式及种类。并论证了北京日戳的材质和制作方式,简介了同局日戳的辨识及运用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北京 日戳 产生 戳式 应用  材料  制作 辨识  


1  北京日戳产生时的背景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一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都定于北平,即日起北平改名北京。且要求北京在10月1日这一天,要启用代表新政权的邮政日戳,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种普通日戳”(图1)。华北邮政总局为了抢时间赶进度,把自己曾经设计、制作、使用过的原“华北/军邮”戳、“华北邮政”日戳的戳型应用在新的邮政日戳上,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硬是在四、五天的时间里竞神奇地完成了任务,制作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种普通邮政日戳” (以下简称“北京日戳”)。本文将全方位的论述这一日戳。

图1

2  北京日戳刻制使用的时间和地域范围

北京日戳使用的时间是1949年10月1日—12月31日。少数邮局在1950年初沿用。目前,发现使用时间最晚的有1954年5月(图2)。

刻制使用北京日戳的地域范围,基本以老北京城内原中华邮政时期的邮政总局本地股所属邮政支局21个、邮亭6处、代办所31处。还有,北平刚解放时,把北京市分设20个区(城区12区,郊区8区),仅把郊区范围内原北京邮政局内地股所属的部分局所刻制了新戳。如新市街、清华园、革大(西苑)、香山伍十支局等。

图2

3  北京日戳的戳式

北京日戳的戳式为单线三格式。日戳上格汉字“北京”,书写方式为左读式;中格日期为阿拉伯数字,纪年采用公元纪年的后两位数,书写方式左右读两种兼有如图1、图2;下格是表示支局序号的汉文数字,放在括号内,或者是表示邮戳性质的简要文字;有国际业务的支局其日戳下格是英文地名“PEKING”,而表示邮戳局所的汉文数字或用途的文字放在了上格“北京”二字之间的括号中(图3)

图3

4  北京日戳的种类

4.1  北京邮政管理局直属营业单位用戳

4.1.1  营业用戳目前发现有三种,其一:戳中上格“北京”,中格日期,下格括号中“营”字(图4);其二戳中下格“营”字无括号,在营字下面有代括号的数字“三”(图5);其三还有一种无格线“营”字戳,(图6);

4.1.2  其他组别还有平常邮件组,“平”字戳(图7);挂号邮件组,“挂”字戳(图8);快递邮件组,“快”字戳(图1);无着邮件组(图9);投递邮件组(图10)。目前发现有汉英两种文字的国际用戳仅有 “平”字戳(图11)、“挂” 字戳(图3)两种。总计有七种。

4.2  北京局属21个邮政支局用戳

4.2.1  小报房胡同一支局日戳:中式格日期仅见右读(图12),有国际业务用戳(图13)。

4.2.2  东郊民巷二支局 :中格日期左右读两种都有。

4.2.3  前门车站三支局:中格日期左右读两种。

4.2.4  前门大街四支局:中格日期左右读两种。

4.2.5  东单五支局:中格日期仅见右读式,有国际业务用戳。

4.2.6  西长安街六支局:中格日期仅见右读式。

4.2.7  西四牌楼七支局:中格日期左右读两种。

4.2.8  新街口八支局: 中格日期仅见左读式。

4.2.9  后门大街9支局:中格日期有左右读两种,下格有干支文字“甲”戳(图14),有国际业务用戳。

4.2.10  东长安街十支局:中格日期仅见左读式,有国际业务用戳。

4.2.11  东四北大街十一支局:中格日期仅见左读式,有国际业务用戳。

4.2.12  花市大街十二支局:中格日期仅见右读式。

4.2.13  打磨场十三支局:中格日期仅见右读式。

4.2.14  琉璃厂十四支局:中格日期仅见右读式,下格有干支文字“甲”戳。

4.2.15  骡马市十五支局:中格日期仅见右读式,有国际业务用戳。

4.2.16  达智桥十九支局:中格日期左右读两种 ,有国际业务用戳。

4.2.17  东四牌楼二十支局:中格日期仅见右读式。 

4.2.18  甘石桥二十二支局:中格日期仅见右读式。

4.2.19  三里河二十四支局:中格日期仅见右读式。

4.2.20  安定门大街二十五支局:中格日期左右读两种。

4.2.21  煤渣胡同二十六支局:中格日期仅见右读式,下格有干支文字“甲”戳,有国际业务用戳。

4.3  其他有关部门用戳

4.3.1  临时邮局戳;1949年12月10日北京举办亚洲妇女代表会议时在会场设立了临时邮局(图15).

4.3.2  火车邮局戳;上格“火车邮局”,中格日期左读、右读两种,下格书写北京至到达地的简称,如:(北)京(七)绥(远),京绥之间括号中的汉文数字是列车值乘班组的序号(图16、17)。

4.3.3  行动邮局戳;指专送邮件的火车、汽车、轮船等移动物体上的邮局。上格“行动邮局”,中格日期左读式,下格起、终点邮路的简称“(京通)”(图18)

4.3.4  邮政储汇组戳“北京/(储)”(图19)

4.3.5  支局储汇戳:上格为戳用途之名称“邮政储金”,中格日期右读式,下格北京二字之间括号中的汉文数字表示办理储金的支局地(图20)

4.3.6  军邮戳:负责军事邮件转运用戳。此戳尚未发现1949年使用的实物(图21)

4.3.7  专职为中央直属机关服务的伍十支邮局(局址是北京西郊香山)的日戳“北京/伍拾支局”(图22)

4.4  北京邮亭日戳

依据《1949年2月北平邮政管理局本地业务股移交书》记载:北京 当时有邮亭14处,其中有8处邮亭为临时邮亭,固定邮亭仅有6处。目前发现有八个邮亭刻制使用了这种新日戳:亭一设在王府井大街,唯它有两种戳式。一种是下格“亭一”有括号(图23);另一种是下格“亭一”书写为纵书,且没有括号(图24)。前六个邮亭戳中格日期书写,唯亭三是左读式(图25)。 11月5日在六国饭店内设立了第七邮亭。此亭戳邮戳上格“北京”二字是右读式书写, 这在北京第一式邮亭戳中仅见。还有,下格中的“亭七”二字的书写为纵书,且括号仅括着“七”字(图26)。此外,设在小报房胡同原第一支局旧址,1950年将其改为第十邮亭。实物时间1950年10月12日(图27)。

4.5  代办所日戳

据《北京邮政史料选编•第一辑(上)》记载:北京市内原有代办所30处,9月份增设三处,10月份增设四处,11月份增设四处,12月份增设一处,共有代办所42处。代办所的数量虽然多,但截止目前所见到的代办所邮戳却仅见十四处。 代办所日戳的日期书写有左读(图28),也有右读(图29)。其中,唯有这个代办所戳的下格表述“廿一代办所”(图30)。此外,发现由支局辖属的代办所有两处; 其一是:十支局所辖二十二代办所(图31),日戳上格“北京”二字右读。上格“北京”的书写为右读式且二字之间

添加“十”字,下格括号内有代字和汉字数码。其二是:

五十支局所辖“代一”(图32)。

4.6  北京郊区支局日戳

北京解放后,市区范围逐步向外扩大,属北京内地局管辖的河北省辖地的部分支局刻制了新戳。这些戳最显著的特点是戳下格有支局所的名称:1949年9月7日原西苑邮局改为革命大学邮局,邮戳是“北京/革大”,日期书写分左右读两种(图33); 清华园刻制的新日戳日期书写也有左右读两种(图34)。新市街支局日戳“北京/新市街”日期书 写也有左右读两种 (图35)未发现1949年用戳。

5  北京日戳的材质

依据日戳戳型、日戳的使用以及制作戳的单位等诸多因素,北京第一种日戳使用的材质应该有三种:

5.1  钢质戳:沿用了留下的原日伪时期使用的戳具。

5.2  角质戳:俗称“牛角戳”,是华北邮政日戳制作的基础材质。笔者在2010年《纪念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邮票发行80周年集邮学术论文集》一文“华北邮政日戳的种类及其应用”里论述的华北邮政日戳使用的材质同工异曲,就是角质。

5.3  (皮)质戳:是笔者以实例举证推断做出的结论。如一枚销盖10月5日的六支局戳,(图36)戳型基本完整。待两个月以后销盖的戳就面目皆非了(图37)。销盖日戳时因用力不均、滑动,致使日戳边线一侧形成不成比例是造成这种情形的原因外,还有,胶皮物质长期使用,再有温差变化,戳的材质有些变化,造成这种现象的结果。还有,胶皮质戳长期使用时由于戳体本身有变化,再加上着墨性不均的影响,导致边线直径异样(图38)。还有,一枚10月10日的戳(图39),中格线平行且呈直线;一枚12月28日的戳(图40),中格线成蛇形状且不平行了。两枚同一支局日戳经过对比,我们就看出了它的变化。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10月份北京气候属于晚秋,温度适宜,到了12月底,北京进入冬季,天气变冷。材料遇冷收缩,而胶质材料比角质材料在这一物理属性上是敏感的,因此形成上述现象。这又是典型的胶(皮)质特征。

关于刻制北京第一种戳材质的探讨,在《2014年北京市首届命题集邮展览》的现场,我与北京集邮家许庆发先生讨论了我的这个观点。许先生默认并鼓励我写论文,还嘱咐我要进一步多收集证据。在2018年11月由北京邮戳研究会召集,在北京市朝阳邮学社所在地垂西社区举办的,由京、津、冀、香港四地的北京邮戳爱好者参加的“北京第一种普通邮政日戳专题研讨会”上,我宣读了上述观点,现场没有人提出异议。

6  北京日戳的制作

除去沿用的日式戳具外,我们还可以依据日戳的戳迹来佐证它的制作:

首先看看日戳里中格两条格线的间距不统一:有7 mm(图41)、有6.5mm(图42)、还有8mm(图43)。再看看日戳边线的直径不统一:戳的边线直径有0.8mm(图44)、有1 mm(图45)、有1.1 mm(图46)、还有1.8 mm的(图47)。以上两点我们清楚地看到:这种戳中格线相隔这么的不同一,戳的边线这么的大小不一致,都充分说明了邮戳的制作是人手工刻制的。同时,也说明了邮戳的制作不是一个人所为。正是基于这一点,有着制作华北邮政日戳丰富经验的华北邮政总局领导能够召集很多人同时刻制北京这一戳,才能够在四五天的时间里完成这项浩大的工程。

7  北京同一局日戳的识别 

北京各支局里的日戳是否只有一把?带着这个问题,从日戳实物里分析。先看看:一支局戳中下格的括号(图48)两弧线对称,之间的“一” 字居中;(图49)下格括号右侧弧线有两处折痕,之间的“一”字明显偏左。再看看六支局戳中“京”字第一笔的“点”有偏“左”的(图50)、 有居中的(图51)、有偏“右”的(图52)。还有七支局戳(图53)戳线直径小,且上格“北京”二字体瘦长;(图54)戳边线直径大,且上格“北京”二字体臃肿。我根据这些同一支局的邮戳实物中的不同点,推论出各支局有多把。

在新中国刚刚成立的那段艰苦岁月里,北京这种日戳仅仅使用了三个月。种种原因致使这戳的邮品存世较少。关于它的轶事传闻有的已经有了定论。如:49年10月1日邮局营业了吗?这个困扰了集邮界几十年的悬念,终于有进口、出口的实寄封发现得以解决。然而,还有许多疑问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究。如:有集邮家在国展上展出了10月1日伪政权日戳的销票实寄封?还有,集邮界热宠的北京清华园,什么时间使用的?为什么49年11月份还有原中华邮政时期的清华园日戳?北京南苑、丰台等很多近郊为什么没有刻制新戳?等,这都是以后我们需要探讨和解释的。

8  北京日戳的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种普通邮政日戳是在一个特殊的历史阶段产生的,它见证了一个进步的、朝气蓬勃的新中国的产生、见证了首都北京的命名、见证了这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它不仅在政治上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在新中国邮戳使用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新中国邮政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更难能可贵的是:北京竟然能在四、五天的时间里,做到了更换全部邮戳,则是我国邮政史上的一个奇迹。

本文仅以此向伟大的祖国建国七十周年献礼!

图4-图54

参考资料:《北京邮政史料》北京燕山出版社;

《北京邮政史料选编》北京燕山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邮政日戳》(1949.10.1—1957.12.31)芮伟松著;

《北京邮政日戳图录》(普通邮政日戳)黄鼎峙著;

《纪念中国人民革命革命战争时期邮票发行80周年集邮学术论文集》人民邮电出版社;

《王厚帮邮戳研究论文选集》中国邮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