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30普31发行史的研究

2019-12-27  

【内容提要】普30、普31发行长达 16年之久,历程很艰难,并出现好多非正常现象,并相伴多次邮资调整。(6500字)

【关键词】发行历程   发行之谜  非正常现象  邮资调整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于2013年5月19日发行《美丽中国》(普32)邮票第一组,按我国以前普票发行规律,这标志着已发行10年3个月零18天的普30、普31邮票应停止重印发行以前印制的可继续出售使用。但实际发行中确没有停止重印发行,一直到2017年末。对普30普31十六年的发行史是值得回味、探讨和研究的。

一、普30、普31的艰难发行历程。

2002年1月11日国家邮政局曾发出传真特急电报,紧急通知各省、市、区邮政局,决定于2002年2月1日发行,普30《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和普31《中国鸟》两套新普票。当年1月29日《中国集邮报》头版“新邮预报”栏目公布了将在2月1日发行这两套系列普票第一组,并公布了防伪方式。同时在通讯中刊出了第一组五枚票的彩色图样。在这两套普票发行首日—2月1日,该报头版还发表了记者的长篇文章“解析新普票”。文中提到这两套系列普票共要发行20枚,将力争在2003年“年初之前逐步发行完毕”,并披露暂定设置5分、10分、30分、60分、80分、1元、1.5元、2元、4.2元、5.4元等10种面值。果不然,从当年2月1日普30第一组发行《保护森林》(10分)、《防止大气污染》(60分),普31第一组发行《黄腹角雉》(80分)、《白尾地鸦》(1元)、《台湾蓝鹊》(2元)等5种面值票后,仅两个月又于4月1日发行了第二组:普30《稳定低生育水平》(5分)、《珍惜矿产资源》(30分)、《珍惜生命之水》(80分)、《保护海洋资源》(1.5元),普31《贺兰山红尾鸲》(4.2元)、《藏鵐》(5.4元)。至此暂定的10种面值都已见到了,但却仅面世11枚票(图1)。

普30  1 组             普31  1组

普30 2组               普31  2组

图1

相隔一年多之后 ,于2004年1月1日发行了第三组4枚票 :普30《保护生物多样性》(4.5元)、《防治荒漠化》(50分),普31《黄腹山雀》(5元)、《滇鳾》(6元)。又相隔3年时间,于2006年11月15日只有普31发行了第四组2枚票:《绿尾红雉》(40分)、《褐头凤鹛》(120分)(图2)。

普30  3组             普31  3组              普31    4组

图2

此后11年多至2017年末普30、普31再没发行新图案票,总共发行了17枚,与预计的20枚相差3枚,但面值确比预计的10种多出了6种:40分、50分、1.20元、4.5元、5元、6元。这与其间的频繁邮资调整是分不开的,是可以理解的。

这两套17枚票在11年的发行期间内停止重印发行的时间是不同的。普30、、各票停止重印的时间分别是:第三组《保护生物多样化》和《防治荒漠化》于2004年发行,之后再未 重印;《稳定低生育水平》是2012年;《保护海洋资源》是2013年;《防止大气污染》和《珍惜矿产资源》是2017年;《保护森林》和《珍惜生命之水》是2018年。普31各票停止重印时间分别是:第三组《黄腹山雀》和《滇鳾》于2004年发行,之后再没重印;《黄腹角雉》,《台湾兰鹊》是2015年;《白尾地鸦》、《贺兰山红尾鸲》、《绿尾红雉》是2016年;《褐头凤鹛》是2017年;《藏鵐》是2003年。

曾在2002年12月7日发行了《中国鸟》小本票,内含10枚《黄腹角雉》票和2枚副票。这是我国普通邮票中的第一个小本票。小本票内页有两种版模特征组合(A型、B型)。其版模特征: A型,左直行篆刻“鸟”边框无突起,“邮”字“阝”部的勾与竖不相连,右直行篆刻“鸟”边框有突起,“阝”部的勾与竖相连。B型的版型特征恰与A型相反。这与邮局全张相对应的版模特征相一致。既A型组合对应的是邮局全张的第1、2直行,B型组合对应的是邮局全张的第4、5直行。可见,其内页票是邮局全张裁开改制而成的。

二、发行之谜和出现的非正常现象

普30、普31的发行年限长达16年之久,经历了我国邮政体制改革和多次邮资调整,为保证改革开放关键时期的通信通邮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扬环境保护和创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理念作出了贡献。但广大集邮研究者也发现了一些发行之谜和非正常现象。

1、总发行枚数没有实现。按照2002年2月1日首发日通讯报道中所讲,这两套票一共要发行20枚。但至停止发行,这两套票4组共发行了17枚票(普30  8枚,普31  9枚),与原报道的相差3枚。特别是自2006年11月15日普31第4组票发行之后,邮人们期盼着尽快将20枚发行完毕,但发行部门却无动于衷,一拖又是近十一年之久。偏偏在这期间于2008年2月28日发行了一套6枚的《中国鸟》特种邮票,6枚票中有4枚与普31是重复的题材(“台湾蓝鹊”、“藏鵐”、“黄腹角雉”和“白尾地鸦”)。而且面值均为1.2元,是国内外埠平函邮资。当时这种面值票并不缺少,又没迂邮资调整。邮票发行部门与其如此重复发行,浪费这样的好题材和印刷资源,莫如将这套特种邮票中的“黑额山噪鹛”、“ 红腹锦鸡”再配上一种珍稀中国鸟图,作为普31第五组票适时发行,以圆广大邮人之梦和当初的发行计划为好。为什么没能出全?这是个发行之谜。也是我国普通邮票发行史上的唯一未完成计划的实例。

2、发行时间拖长。本来将力争在2003年“年初之前逐步发行完毕”这两套普票,可一直到2013年停止重印一年之后,于2014年又重新印刷了10枚(普30、 4枚,普31  6枚),有部分低面值票一直到2017年末还在继续重印发行。是预计的不周,脱离实际,还是题材选择出了问题等,不得而知。笔者以为,可能与预计不周有关。因为自这两套票发行之时,原来发行的所有普票一律停止发行出售,造成一时邮政窗口缺少票源,必要加快新普票的发行,所以将发行的周期时间安排的很短。可曾想到,这样大套的普票要在一年之内全部发行完毕,确实紧张。另外,若是真的在一年内发行完毕,根据当时执行的邮资标准印制,一旦遇调整邮资,那将会带来很大的麻烦和浪费。

3、首发日难寻新票踪影。2002年4月1日发行的普30第二组4枚票,发行当时全国多数邮局可购到5分、30分、150分票,但80分票《珍惜生命之水》却难以见到。从现有的文献资料所查到,只有少数局有售。如上海的市区、闵行,广东的珠海,天津,福建上杭,贵阳市,北京的部分邮局,而且发售量很少。如北京建内大街邮局,当日只有几枚80分票,一开门便售完;贵阳市邮政局通过协商只拨给贵阳市集邮公司一部分80分票,以供集邮爱好者寄发首日封用;顺德市邮协与邮政局有内部协议,邮票发行前一天可向集邮者供应新邮,但决不能提前使用,如遇上级勒令回收,邮协保证上缴,所以顺德市的邮友们是于2002年 3 月31日从市邮票发行组取到的普30、普31第二组票,当然包括普3080分票。可见,除上述区域外,其他地区邮局寄发出的首日实寄封肯定都是发行日之后补造的。

普3080分票不仅首发日难见其售,就是后几个月也难购到。直到2002年9月份(据所见资料),有的地方发现有该票发售,但喷码形式已变(小号字后缀A母);到11月份又发现了大、小号双重喷码形式的此票发售。

普3080分票为何一开始就停发了5个多月,说法不一。有一种观点认为,2002年2月1日发行的普30、普31 第一组5枚票的喷码均为“A”母在前由10位数大号字组成,且普30只在整张5、16号两票位上喷印一组喷码,普31仅在13、18两票位上跨印一组喷码。这就给一些不法邮商留下了可钻之空,他们将边纸上的流水号剪去再将跨印喷码的两枚票抠掉,而后贬值抛售。尤其是当年2月1日发行的

普3180分票是当时国内平函常用邮资,用量大,所以邮商倒卖的更为普遍,为防此弊端,所以,在当年4月1日发行第二组票时,才临时紧急通知停售普3080分票(据相关邮文披露,顺德市邮局在2002年3月31日下午就接到上级电话通知停止出售此票,所存票登记上缴。)当年9月份开始出售的普30 80分票的喷码形式为小于10位数后缀“A”母的小号字喷码,并且在每枚票上都有一组喷码,到11月份又见双重喷码形式票的出售,验证了紧急通知停售的说法。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由于各地邮局存有大量普3180分票,普3080分票既便到货也未下发,或因有普31  80分票出售,邮政窗口也不会请领普31  80分票。所以,大部分地区首发日未见此票发行。笔者以为,这两种观点结合起来,就是发行首日难见普30  80分票的原因。既发行部门发现第一种喷码形式给不法邮商留下了贬值倒卖当时常用面值邮票可乘之机,必然要改变喷码形式 ,而且 ,邮政窗口还有大量的普31 第一组的80分票支撑门面 ,所以 ,就没必要再出售新发行的喷码不全的80分票了。一直到每枚票都喷印一组喷码和双重喷码时,才又见到普30  80分票大量出售。

4、还有一种发行非正常现象,即为何停止重印一年又恢复印制发行?2013年5月19日普32 第一组6枚票正式发行,之后普30、普31 出售的票都是库存票,即:2013年这两套票再未重印,代表年分的英文字母“L”被普32 占用。可是到了2014年5月4日笔者确购到了普30  10分、普31  1元带M母票。这说明停止一年后于2014年这两套票又开始重印发行,2015年又见“N”母票,继续重印。可是,普32第一组票只有《霞浦滩涂》和《三沙七连屿》见2014年重印外,其余没再重印,第二组也未见面世(2016年5月12日才发行第二组四枚票)。当时邮政窗口发售的仍然是以普30、普31 票为主,普32第一组却少见踪影。

这种“续旧停新”的发行怪现象,在我国邮票发行史上还是首见。一时引起邮人们的猜测:可能与新的邮资调整方案得不到批准有关。邮票发行部门是心知肚明的。邮人只是个猜测而已。

5、票面上出现横压纹。2007年下半年在邮友田健行的提示下我发现喷码带F 字母的《保护森林》10分票和《珍惜生命之水》80分票的票面上,有一道道整齐的横向压纹,且横压纹一直贯通到边纸上。在自然光下调整角度便可看见,用放大镜观察更清楚。有的邮票背面亦有与正面相同的横压纹。后来又发现这两枚票带 E母喷码的和普30  《珍惜矿产资源》D母喷码、《防止大气污染》E 母喷码票也有此现象。而字母“D”、“E”和“F”正是代表2005、2006年和2007年。笔者以为,为了防止仿造,这几年在印制这4枚较常用票时,实验采用一种新的防伪工艺,由于不太成功,也就自消自灭了。是否如此,还是个谜,有待探讨。

6、无色荧光喷码变化之谜。普30、普31防伪技术之一是无色荧光喷码的采用。在16年的发行期中共采用了17种喷码形式。这两套票的无色荧光喷码除起到防伪功能外,还可记录邮票印制顺序和统计印刷下发数量,又可代表邮票的印发年份。

2002年首发年有三种喷码形式,一种是10位数大号字前缀“A”母的形式,二种是小于10位数小号字后缀“A”母的形式,三种是上两种形式共有的双重喷码形式。自2003年开始一直延用2002年的第二种喷码形式,即少于10位数小号字后缀英文字母的形式,英母按顺序分别是B、C、D、E、F、G、H、I、J、K,分别代表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年,所以,可以认为英母就代表重印年份。

2013年这两套票未重印,故也就没有后缀“L”母的喷码形式;2014、2015两年又开始重印,所以就有后缀“M”、“N”母的喷码形式。

2016年重印票按英母顺序本该用“O”母,而用的是“O”母后面的“P”母,2017年本该用“Q”母,确用了“Q”母后的“R”母。为何不按英母顺序采用“O”、“Q”母呢?笔者以为可能是怕英母“O”与阿拉伯数字“0”分不开,另外,喷码机喷印“D”和“O”往往很相似,为避此误,而弃“0”不用。究竟为何不用“Q”,就不得而知了,只有印制者知晓了。可见,自2013年开始,再按英母顺序确定这两套票的重印年份就错了。

另外,在发行过程中还发现了两种错误的喷码形式。

笔者发现普30 2016年印发的一版《防止大气污染》票,喷码是“0636715P”,其明码位于第31号票的下边纸上,明、暗码均倒印(与票铭记方向相反),正常情况下,明码应在第10号票上边纸上,明、暗码都应是正印(与票铭记方向相同)。可见,按英母顺序判断“P”母应为2016年喷码形式,而按喷码方向判断确是2002年第二种喷码形式(大、小双码)的小号字喷码形式。(图3)

笔者还收有一枚从南京寄出的贴普31《贺兰山红尾鸲》票的挂号实寄封。封上的票喷码为“0155300M”,方向与CHINA相反。若按英母判断应属于2014年的喷码形式,若按喷码方向判断,确属于2007年之前的喷码形式(图4)。(注:2007年之前,普31前三组票除《藏鹀》外,喷码方向均与CHINA相反,从2007年开始喷码方向均改为与CHINA相同)。

上两种喷码形式都属于17种正常喷码形式之外的错误喷码。究其原因是因在喷印喷码时,错将版张方向转了180度而造成的。

三、配合邮资调整而发行。2002年发行普30、普31第一、二组时,执行的是1999年3月1日调整后的邮资标准。发行5分、10分票是为国内本埠印刷品续重邮资15分拼贴使用;发行30分票是供国内本埠印刷品首重和外埠印刷品续重加收贴用;发行60分票供国内本埠信函、国内明信片、国内外埠印刷品贴用;发行80分票供国内外埠信函贴用;发行1.5元票供港澳台信函贴用;1元面值票为港澳台明信片邮资;发行2元票为国内挂号邮资。而发行4.2元和5.4元面值票,计划为国际信函贴用。可是到2004年1月1日又遇到邮资调整,这两个面值票已不适用,所以5.4元票从2004年之后再也没发行,4.2元票停发4年后,于2008年再次发行,适用于2006年11月15日调整后的国内信函挂号的基础邮资。

2004年1月1日局部调整国内邮资和全面调整国际邮资。当年的4月1日发行这两套票的第三组,正是配合此次邮资调整。50分面值是国际空运水陆路函件及印刷品、水陆路函件续重资费;4.5元面值是国际空运水陆路函件第一组及印刷品第三组,水陆路小包续重,航空明信片和印刷品第二组资费;5元面值为国际航空函件第一组及印刷品的第三组,空运水陆路信函第二组及印刷品第四组资费;6元面值是国际航空函件第三组及印刷品第四组,空运水陆路小包第二组续重资费。可惜的是这次邮资调整将国内挂号邮资虽然调整为3元,国内印刷品本埠资费调整为40分、外埠资费调为70分,但确没有发行这三种面值票。不发行3元面值票,可能与原来发行的1元、2元和4.2元面值票有关,不发行40分、70分面值票,确不应该。

2006年11月15日国内普通信函和明信片邮资调整,印刷品和挂号资费仍执行上次资费调整标准。

于当日发行的普31第四组两枚票也是为配合此次邮资调整而发行。40分面值符合国内本埠印刷品资费,1.20元面值为新调整的国内普通信函外埠资费标准。但仍未见70分面值票的发行。

总之,这两套票是我国发行的大套普票之一,而且发行时间最长,发行不正常现象最多。以上观点仅为个人一孔之见。望广大邮人批评指正。

 

图4对     图3错

参考文献:

苏忱:普30(第一、二组)邮票的设计与审美。《普邮研究》2008年第3期。

吕增春:普30、普31邮票的多种综合防伪措施揭秘。《普邮研究》2007年第二期。

吕增春:普30 80分《珍惜生命之水》邮票发行之谜。《普邮园地》2003年第6期。

郭润康:关于普30  80分首发日(2004、4、1)的说明。《普票园地》2003年第4期。

辛巨祥:普31喷码改变了方向《普邮研究》2009年第2期。

吕增春:《新中国普通邮票研究论文集》中国邮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