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集邮文化与公益文化的深度融合

2019-12-27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公益性文化活动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公益性文化不但是国家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促进社会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公益活动传递了爱心,传播了文明,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关怀,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邮票素有"国家名片"之称,每个国家发行邮票,无不尽选本国最具代表性或纪念性的东西,经过精心设计,展现在邮票上。涉及的内容更是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方面面,使得方寸之间的小小邮票成为包罗万象的博物馆。而集邮更能够透过对邮票的研究,学习自然社会各个学科的知识,能够扩展知识面,培养健康爱好,有效抵制网络、社会不良风气侵袭。 当前,公益活动越来越受到民众认可,怎样才能更有效地与集邮相结合,获取社会治理最大公约数,如何解决集邮活动资源萎缩、力量不足、效果不佳等难题,与公益活动相结合是一个创新探索,就是要通过“集邮活动+公益活动”充分吸引大家近距离接触邮票 ,感受集邮文化。把集邮与公益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公益活动的核心引领作用,让社会公益力量、多元主体积极参与到集邮活 动中来。 

本人从一个普通集邮者的视角,结合自己所参加的公益和集邮活动,从理论和实际阐述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 公益活动 集邮文化 社区文化 大众 集邮爱好者 


当前国民的人均收入已经达到小康水平,广大群众的物质生活都已经满足需求,因此人们开始追求高雅、文明的精神生活。近年来 群众性文化活动趋向于广泛性、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高雅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群众对艺术的追求也越来越高,高雅的文化活动可以激发群众的爱国主义的情怀,增强爱岗敬业的精神。而集邮文化就是高雅文化的一种 , 因此,应积极开展集邮文化活动,有效促进集邮文化蓬勃发展, 使群众感受到集邮文化的独特魅力。 

曾几何时,集邮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活动。在中国有近两千万的集邮爱好者,每个地区都有集邮协会和民间集邮组织,都有一批数目可观的集邮会员,但是随着信息化产业的突飞猛进,邮票功能明显衰退,加之电子书、微信、手机游戏的普及,集邮活动越来越少,造成今天集邮人数逐渐萎缩,这个问题需要我们正确面对。因此,各地集邮协会应该牵头,用更多的方式引导,让更多的人群了解集邮文化,参与集邮活动,调动群众参加活动的积极性,让集邮文化真正的面向大众,促使集邮文化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很多人对公益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感觉离自己很远,觉得这是企业家和慈善家的事,跟自己没关系。我从这几年组织的几场公益活动,才逐渐意识到爱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奉献自己的爱心,爱心是无价的。

我接触公益要从几年前不经意一次义捐开始的,那是在一个集邮论坛看到一位父亲为了治疗得眼癌的孩子花完了自己所有的积蓄、变卖了所有收藏的邮票,没有办法只有在论坛求助,晚上和朋友就聊起这事,说应该帮帮他,朋友说你一个人的力量太有限了,你何不在贴吧组织一个活动让大家都帮一下, 这就有了我的处女作《春风送暖为一尘网名“小虫子1978”进行义捐专场拍卖会》,本次活动虽然只筹集到几万元钱,和高昂治疗费用相比只是杯水车薪,但是它让我对公益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这便有了后来的“胡公子”义拍、西藏唐卡募捐和“公益成为一种习惯---晋城市邮友爱心义拍”等活动。也就有了今天这个浅谈集邮与公益这个话题的初衷。

公益活动是中国优良传统的延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集邮属于文化范畴,是在长期活动和发展进程中所形成的以集邮者为主体,具有集邮特点,反映集邮领域广泛而丰富内涵的一种独特的、自成体系的文化现象。集邮文化有它特具的文化效果和社会价值。在现代社会,最好的竞争就是联合,怎么让集邮与公益完美结合,让更多的人加入集邮队伍当中来,怎样让集邮这个小爱好与大众公益活动相结合,怎样协调发挥1+1>2的效果。总结以下几点供大家探讨:

一、丰富集邮活动方式,突出集邮文化理念,通过公益活动提升集邮影响力 

公益文化和集邮文化有机融合、相互促进。通过公益文化广纳各方、包容共享的平台优势,充分发挥集邮文化灵活的载体优势,深入基层、形式多样的专业优势。通过与公益活动的合作,不仅能够增强公益与集邮的互动性和影响力,也拉近了普通公众和集邮文化的距离。 

(1)公益+集邮方式走进社区 

2001年7月21日民政部就下发了《全国城市社区建设示范活动指导意见》的通知,提出“繁荣社区文化”的基本标准,为社区经常组织具有特色、群众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群体性文化活动指明方向。而集邮就是这样一项健康高雅的文化活动。将集邮文化融入社区公益活动,积极配合社区开展工作,利用“国家名片”上的生动事例,让居民入眼、入耳、入心,吸引居民参与,在共同欣赏交流中发挥集邮文化教育人、鼓舞人的作用,让社区领导和居民认可集邮,认可集邮文化,进而带动壮大集邮队伍。 

(2)公益+集邮的方式走进校园

教育部每年都下文要求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而公益活动就是不少老师与家长看重的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之一。有关部门为中小学生参加公益活动创造了更好的条件,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成立后,始终坚持把青少年集邮活动的组织和引导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我们要充分利用公益活动这个平台,对孩子们进行引导。绚丽多彩的邮票是思想性很强的宣传品,有助于孩子增长知识,拓宽视野,孩子在收集和欣赏中就会受到“真善美”的教育,自觉抵制社会不良习气侵袭,培养高尚品德和良好情趣。 制作了邮票幻灯片配以解说,让学生从邮集中培养公益精神和助人为乐、服务社会的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自身价值,提高融入社会的能力,增强自信心,滋养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把学生从网络游戏里拽出来。 用事实告诉老师和家长,集邮文化可以丰富校园生活,带来良好的社会影响,进而主动接纳更多的集邮活动走进校园。 

(3)公益+集邮的方式走进企业 

当今社会对公益活动及爱心志愿者一直都持有高度的敬意,因为他们无私奉献,爱心善行。随着公益文化的不断培育,企业参与公益的积极性以及热情也是与日俱增,想参与公益的企业很多,但没有合适的项目、合适的执行队伍、合适的传播渠道,让不少企业想做公益却找不到恰当的切入点。而集邮文化是最好搭建企业与公益的“桥梁”,企业将公益事业与集邮活动相结合,既可以协调好与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也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可以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留下关心社会、致力于公益事业的良好形象,收到舆论的好评,从而为企业赢得良好信誉。企业员工通过参加公益活动,实际上是对员工进行一次企业的工作素质培训,达到员工的较强的合约精神、工作责任心,不仅丰富了企业职工的节日文化生活,也让大家从方寸之间学到了集邮知识。 

(4)公益+集邮的方式参与社会活动 

相关部门每年会围绕重大节庆报道,如两会、党代会、大型纪念日的报道,针对各类城市热点、节日开展公益活动,寻求搭建各类公益平台,制定公益活动计划,安排专人组织,保障活动经费,这样的活动一般鼓励社会团体、志愿者队伍为活动提供服务。这样的活动参与群众多,影响大,能够广泛调动和影响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我们可以在这些社会活动和集邮活动之间协调,让集邮与公益完美结合,以使集邮文化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使人们进一步了解邮票的内在含义。通过参与这样的社会活动,利用公益平台,扩大集邮文化影响力。 

对于参与公益+集邮活动的爱好者个人而言,在参与活动的同时,对其自身也是很有益处的。一方面,可以锻炼自己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锻炼沟通能力,另一方面也让自己感受到了自我的存在感,以及在帮助他人的同时,自己所能感受到的快乐!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是活动能够提供集邮爱好者进行集邮创作、集邮教育、集邮实践等难得机会。可以通过现场竞赛的形式将个人邮品和创作相结合,参赛者的邮集在邮展中展出,把邮集作为社区或者学校的辅助教材,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集邮文化气氛,有助于对集邮爱好的培养。这些活动让我们得到身体和精神的双重磨练,何乐而不为呢。 

二、全面、多角度围绕“集邮和公益”为主题进行报道和宣传,形成立体效应。 

传播公益文化理念,推动关爱行动和公益项目的开展,是媒体的责任所在。去年,晋城市邮政公司策划的公益主题“让公益成为一种习惯---晋城市邮友爱心义拍”,活动办得有声有色,所拍款项现场全部转交晋城市福利院。拍卖现场电视台、报社等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反响之强烈出人意料。又如两年我在贴吧做的《胡公子义捐专场》拍卖,大家踊跃捐赠,拍卖款项达到10万元之多,跟帖回复更是达到数千条。在活动的同时,事件经过媒体的报道和舆论推动,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广州电视台、新视界、新浪 、百度、腾讯等主要媒体平台也将邮友募捐活动推至显著和置顶位置。报道和宣传采取协作的方式,掀起一轮高潮。大家在关注公益同时也肯定要注意到集邮和邮票,也会对其文化有更深的了解。报道采用大量的情感化写作及多种文体形式,从“让公益成为一种习惯--- 晋城市邮友爱心义拍”、“用唐卡编制的爱”、“众吧友伸援手救助邮友”系列报道的标题中就能看出记者的感情倾向,无不令人动容, 让人感动,这种情感化的报道方式打破了传统的新闻宣传方式。进而让读者在情感的氛围下进行观点的传输。报道中采用感性化诉求方式易博得大家的好感,为良好的传播效果奠定基础。让群众会更乐意去看,去推广,传递更多能量,也会让大家在看电视、读报纸中了解邮票,扩大集邮影响力,让更多的人加入集邮行列。现在各地集邮协会,民间邮会都有自己专属的宣传平台,让他们在微博、微信等新平台各自发挥优势,相互呼应配合,那样效果会更加明显。比如微信转发,微博转载。我们邮政官方编辑好内容,而后集邮会员或者民间集邮组织把这个内容转发出去,让朋友的朋友再次转发,那样效果更加明显,通过这些活动聚集了可观的人气,有效提升集邮文化的影响力。这样越来越多与集邮相关的公益活动宣传报道见之于各新闻媒体,进而影响媒体对集邮活动从单纯的宣传报道逐步地变为参与其中,这种身份的变化,使得媒体能更好地发挥其自身广泛的号召力和执行力、推广集邮文化。 

媒体将人们的爱心意愿与集邮文化需求搭桥,穿针引线,使之成为目标明确的具体行动。进而形成有影响的公益+集邮活动。邮政部门或集邮协会采取多种手段宣传推广集邮文化,有意识地组织去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参与或协办一些大型活动,组织能吸引大批记者参与的公益活动。公益理念的深化有赖于媒体的持续宣传与推广,和其他社会组织举办的公益活动相比,新闻媒介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广泛调动和影响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这些宣传活动将激起人们的收藏兴趣,从而推动集邮的发展。最终会实现媒体、公众、邮政三赢。 

三、围绕公益平台 抓住集邮卖点 

“公益+集邮”是将以公益活动为基础框架,加入以邮票为内容的多元化文化为主体,组织者用更开阔的思维在活动中聚集、互动、展示和创新。以前我们报道集邮多是某某邮票升值多少倍,某某邮票供不应求,某某邮票潜力巨大等等,时间久了,人们司空见惯,这些卖点在现在的大众眼里已经不肖一顾。这样就会在心理上失去了好奇感,不再对集邮活动产生兴趣,甚至对集邮表示厌弃。集邮是一种兴趣,一种学问,也是一种投资,更是一种文化,随着科技的进步。邮票设计越来越好,雕刻越来越精细,印制越来越精美,而且材质更加多样,有丝的、木质的、宣纸的、陶瓷的,甚至有带香味的,有带声音的,这些邮票的印制的过程体现了非常深厚的艺术文化魅力,雕刻工艺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所以,当我们重新去介绍邮票的时候,就要让大家知道它是文明,是文化,也是文物。因此,在邮票的价值边缘化的形势下,这些卖点更能让群众接受认可。邮票的教育、激励作用显而易见,而公益+集邮就是我们宣传的主体,我们能让两者相互补充、形成小小“微爱好”,大大“正能量”。爱好与公益联系起来,我相信两个组织在联合进行活动的时候必定有进一步的效果。只要我们把个人爱好升华为大众公益,那样才能让更多的人加入到集邮行列,才不会让集邮这个爱好慢慢凋落。集邮卖点选择恰当,往往可以事半功倍。

四、端正态度量力而为 

公益活动是个人或组织自愿通过做好事、行善举而提供给弱势群体的公共产品,是现代社会条件下的产物,是公民参与精神的表征。在组织集邮与公益活动时,要遵循公德、符合大众意愿,努力形成参与者共赢的良好氛围。授人玫瑰,手有余香,奉献爱心,收获希望,虽然我们捐出了物品或者邮票,但是我们达到了更多精神财富,这个是金钱无法衡量的,当我得知“小虫子1978”在美国进行眼手术正在康复、“胡公子” (昵称)已经骨髓移植完成现在完全康复,西藏的孩子拿到书包高兴的上学,还有晋城邮友爱心义拍中两位小朋友拍到自己喜欢的邮品时露出的笑脸,我感觉到我做的一切都是很值得的。在这个时候你才会觉得你的付出没有白费,你才能真正体会到人间的真情。要想做到双赢,必须要态度端正,不要太多顾虑,不要怕出头,做公益不在于能量的多少,或者力量的大小,而在于我们尽力、尽心了没有,在我能力范围内我可以做的我就尽量要去做。还有在拍卖现场的举手报价,有人不好意思,有人认为报价不一定能拍到,其实不然,我们举手出价应抱着参与其中,奉献爱心为目的,通过参加活动,既宣传集邮的知名度,也树立了其社会公益的形象,二者兼得,何乐而不为呢!我组织参加晋城市长跑接力公益活动,我当天举着晋城集邮的牌子在人山人海中间分外眨眼,在第二天的当地报纸报道中选用的照片也是晋城集邮人在活动中的场景,这件事情让人民大众看到集邮的正能量。 

公益需要呼唤,集邮需要宣传,让我们携起手来,用爱心打造一个互助的文明集邮群体,共同营造一个“集邮+公益”的良好氛围,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社会正能量,并使之走的更好、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