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国庆题材邮票的认定

2019-12-27  

内容提要:新中国国庆题材邮票由于缺乏认定的统一标准,致使迄今对该专题邮票的对象与数量的确定多有分歧,有必要进行深入地讨论并作出合理的共识。本文从考察分析诸文中提出的11套疑似国庆邮票入手,提出了判定国庆邮票的两个条件,并据此列出与统计出到2019年6月底为止新中国邮政发行的所有国庆邮票与确凿数据。


201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的光辉节日。70年前的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的开国大典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为了纪念这一伟大的节日,中国邮政不仅逢“十”逢“五”,待续地发行了数十套纪念邮票,并且为庆祝这一节日,在许多年的国庆节(10月1日)当天,还发行了多套纪特邮票。不过这许许多多邮票中,究竟哪些属于国庆题材,哪些并不属于国庆题材,至今却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或官方的定论。

一、国庆题材邮票的对象众说纷纭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许多集邮文章对国庆题材邮票(不妨称“国庆邮票”)的认定各有所论,统计数字相差较多。如2009年下半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所发表的文章中,有的说为21套135枚(没包含2009年所发行的国庆邮票,若包含就为“23套143枚,小型张1枚”),有的说为25套161枚(包括2009年发行的国庆邮票),在百度搜索“百度百科”的“国庆专题票”中则介绍为“至2009年10月1日,国庆周年邮票有23套149枚”。新近,刘建辉先生在《记录国家发展历程的“名片”—— 国庆题材邮票》①一文中认为,自新中国成立到2014年国庆节,“共发行国庆题材邮票24套143枚,小型张3枚,小全张2枚”(p.34)。其他说法较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二、统计结果的不同全因“依据”的差异而致

如此明确的“主题”为什么会出现统计意义上的明显不一呢?为了找到问题的症结,笔者依照发行顺序,罗列并分析了有关文章中所有被列举到的国庆邮票,结果表明,被所有文章一致被列入的有20套,只被部分文章列入的也有11套。其中,被所有文章一致列入的为:

⒈纪4《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纪念》,1套4枚,1950年7月1日发行;

⒉纪6《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一周年纪念》,1套5枚,1950年10月1日发行;

⒊纪67-7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第一到第五组),5套共19枚,纪67于1959年9月28日发行,其他4组于1959年10月1日发行;

⒋纪10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五周年》,1套3枚,小全张1枚,1964年10月1日发行;

⒌J2-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五周年”(第一到第二组),2套共4枚,1974年10月1日发行;

⒍J44-4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第一到第五组),5套共12枚,小型张1枚,1979年10月1日发行;

⒎J.10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1套5枚1984年10月1日发行;

⒏J.16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1套4枚,小型张1枚,1989年10月1日发行;

⒐1999-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民族大团结》(J),1套56枚,1999年10月1日发行;

⒑2009-2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J),1套4枚,小型张1枚,2009年10月1日发行;

⒒2009-2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国庆首都阅兵》(J),1套4枚,2009年10月1日发行。

只被1篇文章或几篇文章列入的为:

⒈特1《国徽》,1套5枚,1951年10月1日发行;

⒉特13《努力完成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1套18枚,1955年10月1日发行;

⒊纪55《全国工业交通展览会》,1套3枚,1958年10月1日发行;

⒋特67《石油工业》,1套5枚,1964年10月1日发行;

⒌文6《毛主席是世界革命人民心中的红太阳》,1套2枚,1967年10月1日发行;

⒍文6《毛主席诗词》,1套14枚,1967年10月1日发行;

⒎文17《知识青年在农村》,1套4枚,1969年10月1日发行;

⒏文18《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1套6枚,1969年10月1日发行;

⒐2004-2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徽》(T),1套2枚,2004年9月30日发行;

⒑2004-24《祖国边陲风光》(T),1套12枚,2004年10月1日发行;

⒒2014-20《长江》(T),1套9枚,2014年9月13日发行。

只被1篇文章或几篇文章列入的或许还有,笔者阅读资料有限,无法全部列出,不过不影响后面的讨论。

在详尽研读了有关邮文后,笔者认为,之所以会出现数量上的不同,归根结蒂是因为对那些只被1篇文章或几篇文章列入的11套邮票,虽然“列入”的理由不无道理,但多数是“一家之鸣”。这其中主要有6套:其一是1951年10月1日发行的特1《国徽》,因在新中国成立两周年之际发行,被认为是国庆邮票;其二是2004年10月1日发行的《祖国边陲风光》,因在小全张上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5周年”字样,因而被认为是一套“纪票特发”的国庆邮票;其三是2004年9月30日发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徽》邮票,因距国庆节仅一天发行,邮票主图又与国庆题材相吻合,所以被归入国庆邮票;其四是2014年9月13日发行《长江》邮票,因为是“向祖国母亲65周年华诞”的献礼,所以被归入国庆邮票;其五是1969年10月1日发行的文17《知识青年在农村》与文18《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两套邮票,因这天没有专门发行建国20周年国庆纪念邮票,则认定此为国庆纪念邮票。此外,特13、纪55、特67、文6、文7等被列入,都是鉴于这些邮票发行于国庆节当天。

三、有必要对国庆邮票的认定标准加以统一

何为“国庆邮票”?顾名思义显然是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而发行的一类邮票。由于纪念邮票“是为纪念某个著名人物或重大事件(包括节日、会议、活动等)而发行的一种邮资凭证”(见《关于邮票选题的若干规定》②第七条),特种邮票是“为宣传某些特定事物而发行的一种邮资凭证”(见《关于邮票选题的若干规定》②第十七条),国庆邮票的发行目的,是为纪念“重大事件”,而不是宣传“特定事物”,因此很显然,“国庆邮票”应是纪念邮票,须把特种邮票排除于国庆邮票之外。

那么“国庆邮票”是不是一定要在国庆节当天发行呢?结论应该是否定的。事实上,纪4《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纪念》发行于1950年7月1日、纪6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第一组)》发行于1959年9月28日,却是“正宗”的“国庆邮票”,这从两套邮票的邮票名称可以完全认定。相反,在国庆节当天发行的邮票,是不是一定为国庆邮票?纵观新中国发行的这类邮票就可以作出判断。新中国诞生后,在10月1 日除了发行国庆纪念邮票外,还发行过多种特种邮票,如在上世纪五十年代,除1953年外,每年的国庆节都发行了新纪特邮票,包括特1《国徽》(1951年)、特5《伟大的祖国——建设(第二组)》(1952年)、特10《无缝钢管厂及大型轧钢厂》(1954年)、特13《努力完成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1955年)、特16《东汉画像砖》与特17《储蓄》(1956年)、纪43《武汉长江大桥 》(1957年)、纪55《全国工业交通展览会》(1958年)等8套。这种做法延续到1964年,是年国庆节,除了发行纪106“建国十五周年”纪念邮票外,还同时发行了特67《石油工业》。现在看来,当时的这种做法完全是邮政部门为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而有意之举。“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邮票发行工作的具体情况确实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但把新邮安排在重大节日发行的举措,不仅没有改变,似乎更加强化了。“文”字邮票有一半以上是在重大节日发行的,其中“十一”发行了4套,除文17、文18外,尚有文6《毛主席是世界革命人民心中的红太阳》、文7《毛主席诗词》。与这些内容类似的邮票,中国邮政在另外的日子里还发行过许许多多,如果这些邮票都被认定为国庆邮票,那么岂不乱了套。所以发行时间不能作为认定的条件。

国庆题材邮票见证了新中国的成长与发展,在邮票发行史上处于特殊而又十分重要的地位,正确认定显得很有必要。笔者曾在《国庆日发行的邮票不全是“国庆邮票”》(见《天津集邮》2005年第3期)一文中认为:“凡为‘国庆邮票’者需具备两个条件,且缺一不可:⒈必须是纪念邮票;⒉其名称或其主图上必有相应字样。”其后,王翠玲在《也谈国庆题材邮票的认定》③一文中则认为:“国庆邮票只能是纪念邮票,不应包括纪票特发的特种邮票。”笔者非常赞同这个意见,现将上述两条修正为如下两条:⒈只能是纪念邮票,不包括纪票特发的特种邮票;⒉邮票名称(或主图)中须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或“开国纪念”)字样。若共识能够达成,则国庆邮票的对象则完全能够确定。如《祖国边陲风光》邮票,尽管其小全张上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5周年”字样,但因为它姓“特”而不姓“纪”,故不能成为国庆邮票的成员;而纪55《全国工业交通展览会》,虽是纪念邮票,但因为票名中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字样,发行目的不是纪念国庆,同样不能成为国庆邮票。我们可以逐套鉴别前文所列的11套疑似邮票,结论是:都应剔除在国庆邮票之外;也可以逐套验证前文所列的意见一致的20套,结论是:完全满足所述的两个条件。笔者认为,那11套邮票只能说是“为庆祝国庆而在国庆节发售”的邮票。

四、对《祖国边陲风光》邮票与《长江》邮票的“马后炮”

《祖国边陲风光》邮票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我国边陲和谐的自然风光,是少有的优秀风光邮票。因其小全张上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5周年”字样并在“逢五”(2004年)的国庆节发行,不少集邮文章把这套邮票归入了国庆邮票。笔者认为虽然这样的认定有误,不过确实有一定道理:

⒈从发行目的和发行时间看 《祖国边陲风光》安排在2004年10月1日发行是有意之为,据有关报道:“早在1999年,国家邮政局就有意在建国五十周年之时推出‘祖国边陲’邮票”。既然发行目的是为了纪念国庆,所以只有姓“纪”而不姓“特”,才顺理成章。

⒉从同类邮票的比较看 此前发行的1999-11(J)《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民族大团结》邮票,很象《祖国边陲风光》邮票的“姐妹花”。这两套邮票都是着意歌颂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别仅仅在于:一套意在歌颂民族大团结,一套意在表现祖国边陲风光。前者定位为纪念邮票,准确而合适;后者硬是定位为特种邮票,随意操作的痕迹太大。其实,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民族大团结是长治久安的保障,辽阔的国土却是永恒不变的祖国的概念,都是纪念建国的极好主题。

⒊从小全张上所加的“祝词”看 《祖国边陲风光》邮票的小全张上这种加有“纪念”性质祝词的特种邮票,可能在我国绝无仅有,这样的加字显现出《祖国边陲风光》本来应该定位于纪念邮票。

笔者认为,像“纪念建国”这样重大的主题,即使是“纪票特发”也替代不了,何况不一定要“红旗飘飘”“万众欢腾”。可见,这套邮票原先完全可以仿照“民族大团结”邮票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五周年——祖国边陲风光》,并以纪念邮票发行。

鉴于《长江》邮票被列入国庆邮票的理由,与上述理由相似,《长江》邮票同样可以定位于纪念邮票,并相仿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五周年——长江》于10月1日发行。因限于篇幅,不再赘述。一孔之见,权当放个马后炮,仅供有关决策者参考。

五、新中国发行的国庆题材邮票确实的数据

以上所述同好若能认同,则很容易列出新中国发行的所有国庆题材邮票,并统计出确实的数据:到2019年6月底为止,新中国国庆题材邮票的实际数量(不含东北贴用邮票)为“20套120枚,另有小型张3枚,小全张1枚”,分别为“开国纪念”(1套4枚),“1周年纪念”(1套5枚),“10周年纪念”(5套19枚),“15周年纪念”(1套3枚加小全张1枚),“25周年纪念”(2套4枚),“30周年纪念”(5套12枚加小型张1枚),“35周年纪念”(1套5枚),“40周年纪念”(1套4枚加小型张1枚),“50周年纪念”(1套56枚),“60周年纪念”(2套8枚加小型张1枚)。具体的简明资料前文已有所列,不再重复。

参考文献:

①刘建辉 《情系方寸责所寄——原国家邮政局邮资票品司创新探索追忆》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6年12月第1版 第34页; 

②国家邮政局 《关于邮票选题的若干规定》 《集邮博览》2003年增刊第1期(总第175期);

③王翠玲《也谈国庆题材邮票的认定》 《中国集邮报》 2009年第8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