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史漫谈

当前位置: 首页 > 集邮百科 > 邮史漫谈

神州邮票研究会成立

日期:2022-09-27

打印

【字号:

   1922年夏秋之交,在上海黄浦江浚浦局任职的张承惠和在华商证券交易所任职的陈复祥,邀请叶颂蕃、李辉堂、邓伯昭、黎永锦、蔡寄云等人,在上海文监师路(又名蓬路,今塘沽路)陈复祥家中聚会,经讨论,决议创办上海神州邮票研究会,并推举“研集最久”的京兆(北京)画家张棣村为上海神州邮票研究会会长,叶颂蕃为副会长兼中文书记,张承惠为英文书记,李辉堂为审核员,陈复祥为交换部主任,邓伯昭(亚细亚火油公司)、蔡寄云(江海关)、黎永锦(英美烟公司)、陈思明(牙科诊所)、许锡臣(金星人寿保险公司)、朱詠清(金星人寿保险公司)等6人为评议员。同时制订了该会章程和交换部暂行条例,为维护会员权益,条例规定交换票簿中之票不得售于会外。

                                               
    张棣邨,北京画家。神州邮票会发起人之一,以“研集最久”被举为会长。海上邮界联欢会发起人之一。中华邮票会董事(1926-1937)、第二任中文书记兼会计主任,参与编辑会刊《邮讯》(1936.3-1937.7)。曾指导新光邮票研究会的组织建设。1929年入上海江苏银行佐文书事,1930年秋一度赴汉口谋事。抗战爆发后返回北京,行前将邮集售予许伯明。
    上海神州邮票研究会成立后,先后入会的有蔡丽生(大精神学研究会会员)、顾纬亚(山东胶济铁路工程处)、柴冠群(同里江震盐公堂)、朱烈卿(盐务)、陶仰遽(福新面粉厂)、袁醴波(德和洋行)、谭蓉圃(德和洋行)、张叶笙(上海面粉公会)、区甘源(茶业)、程志江(友华银行)、叶真源(商业)。到同年底,会员人数已达22人,因有外地会员,会名改为“神州邮票研究会”,取消了“上海”二字。该会每月聚会活动一次。据陈复祥回忆,《神州邮票研究会会刊》编印后,又有上海徐子珊、苏州张景盂和卢赋梅等人先后入会,至散会时已有会员近50人。
    1923年1月1日,该会编辑出版了第一期《神州邮票研究会会刊》。32开,36页,铅印直排,由上海白克路振兴印务局承印,北四川路中华邮票公司代售,每册定价二角。内中署名文章有:豹隐的《发刊辞》,陶仰遽的《论收集邮票之益》,黎永锦的《邮票之价值》,张悟庵的《新旧邮票说》《客邮录》,柴冠群的《美国邮票收藏家之研究入微》《邮票蒐集家当注意水印》,叶颂蕃的《邮票上之四大要点》,李辉堂的《中国邮票史》,陈复祥的《中华民国邮票考》,蔡羁魂的《福州飓风邮票谈》,张承惠的《月会演讲记》,冯狂圣的《滑稽小说》。还刊有本会职员摄影、职员录、会员录、国外新闻、本埠新闻、新邮票消息,以及伦敦版与北京版邮票区别图。并在征稿通告中说明“来稿刊出后当以相当旧邮票作酬谢”。
    该会的成立,反映出中国集邮活动的崛起和中国集邮者的进一步成熟,标志着外国在华集邮者主宰中国为主体的集邮活动时代的结束。会刊的出版,充分显示出中国集邮者组织起来后,具有一种超越上海邮票会的高昂的爱国气质。从会刊作者的阵容看,该会集中了当时中国集邮界的事业有成者,他们一开始便倡导邮票研究和集邮理论研究,以此振兴中国的集邮活动,使中国的集邮事业在国际邮坛上占得一席之地。

                                              
    该会存续一年左右,会刊也只出版一期。因“内部职员误会意见”,即自行解散。它存在的时间虽很短暂,在中国集邮史上却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足迹。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