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邮天地

当前位置: 首页 > 集邮天地

拙政园寻邮

日期: 2019-05-07

早就听说拙政园是个出了名的江南园林,一直未能谋面。1984年,我国邮政部门发行过“拙政园”邮票,展示的就是拙政园中的宜两亭前望倒影楼、枇杷园景物、小沧浪水院、远香堂与倚玉轩。从邮票图上看,这个园子是相当的美,所以就想看看它能美成啥样。就在近期,去了一趟苏州,也有了近距离认识拙政园的机会。

据有关资料介绍,拙政园是中国园林的杰出代表,为江南私家花园典范,人文历史悠久,为中国四大名园(拙政园、留园、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之一。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四年(1509年),为明代弘治进士、御史王献臣弃官回乡后,在唐代陆龟蒙宅地和元代大弘寺旧址处拓建而成。取晋代文学家潘岳《闲居赋》中“筑室种树,逍遥自得……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句意,起名拙政园。咸丰十年(1860)太平军进驻苏州,拙政园为忠王府,相传忠王李秀成以中部见山楼为其治事之所。解放后进行保护修复,1952年正式对外开放。园子占地面积78亩,全园分东、中、西三部份。中部为拙政园精华所在,池水面积占三分之一,以水为主,池广树茂,景色自然,临水布置了形体不一、高低错落的建筑,主次分明。有远香堂、香洲、荷风四面亭、见山楼、小飞虹、枇杷园、影楼、留听阁、塔影亭、水廊等景点,回廊起伏,水波倒影,别有情趣。 

因为住处距离拙政园只有几公里,于是决定走一走这南方城市的路,顺便看看风景。还别说,这个城市特有的南方气候,让人感觉空气还是比较好的,走在路上也没有尘土,就是在过十字路口时费点事。

快到园子时,看到一条小街,就走进去,小桥流水,行人穿行,是一个原住民的老街道。屋前屋后水流穿过,一艘小船在河中荡漾,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之色。遇到一位老爷子,问他们住的房子有多少年了,说是三十多年了。看来这里的老街道没有大拆大建,基本保留了原来的模样。这才有了吸引游人畅想江南水乡的欲望。

走到苏州博物馆门口时,发现进博物馆的人不少,就随着人流进去看了一看,相比历史文化深厚的城市博物馆,这里也就走马观花溜一圈。

在走出博物馆大门时,看到墙上有一个绿色的邮箱,旁边还挂一个蓝色的牌子——中国邮政苏州博物馆代办所。因为没见到柜台,不敢贸然放邮件。于是问了门口的保安,说每天都开箱。于是,拿出几张邮资片放进去,就看看会盖一个啥邮戳。结果几位收件人收到后,都乐了。因为邮资片上面是一个倒着的风景戳,油墨比较淡,费了功夫才辨别出是苏州博物馆风景邮戳。

博物馆隔壁的拙政园,才是真正要看的。购票时,窗口只收现金,无法通过扫码付款,多亏随身携带了现金。门票不便宜,90元。想着这么贵的门票,起码也是一个邮资片门票吧,等拿到手一看,只有巴掌大一张小纸片,顿感失望。也许这是为了绿色环保。

进入园子,就按照标志牌上的地图开始游览。猛一看,园子里树木茂盛,绿草盈盈,水池荡漾,几株杜鹃花也是争相开放,一派江南美色。于是,对着邮票,开始按图索骥。

在园子里转悠,总感觉与邮票图有很大差异,想直接找到邮票上的景点,还真不容易。走着走着,进了一个池塘边的园子,一看绿色的植物,是枇杷树。看来,这里可能就是枇杷园了吧。进入园子,其实就很小一个院子,几株枇杷树长得很茂盛,上面结满了绿油油的果实,旁边有一个小亭子,也许主人当年闲来无事,就坐在这里欣赏这几株枇杷树,哼一曲小调优哉游哉。忽然进来一拨游人,顿时这个小院显得拥挤了。等到大家走马观花离开,我才仔细看了一下四周,除了几株枇杷树,就是一个小亭子,而枇杷园入口是一个圆形的拱门,门上写有“翠晚”两个字。而邮票上表达的却是从枇杷园的外面向里面看的角度,主要表现外面的院子与枇杷园的围墙和圆形的拱门。

同行者说,咱们还得按路线图仔细看,要不,看不全。返身再去看那个导游图,也好从那里找一找其他几个景点。顺着导游图,就进入一个亭阁和走廊围起来的小院子,发现池子里的水浑浊,并非清凌凌。这里的亭子和廊道比较集中。紫红色的长廊上游人在穿梭,稍微停步,就显得拥挤了。看到一个类似小桥的走廊,有点面熟。对了,门票上就是这个地方。原来这里就是邮票上所说的小沧浪水院。尽管邮票跨时空的表现,让这里看起来开阔宏大,但是实际的小院子很小,甚至不允许多一点的人进来。想拍一张和门票上一样的图片,很难,因为游人不断穿行在回廊和小亭之中。就等着游人少的瞬间,抓紧机会按下快门,留下了这个小院的美景。

宜两亭前望倒影楼,这个场景着实难寻。正走之间,忽然看到一条弯曲的长廊。白色的廊壁映在水中,有些水中倒影的情调,刚好这里的游人比较少,于是赶紧抓住机会拍下几张廊道倒影图。再抬头看,不远处就有一个亭子,旁边也有类似的亭子和小道,刚好形成水中倒影。于是就猜想,这里可能就是那个宜两亭前望倒影楼吧。但是邮票的图是俯视广角的表现,而实际的景点地方不大,并未有那么开阔,无法找到邮票上的那种感觉。如果多走几步,似乎就要走出这个地方。看来是邮票表现的是夸张的美,邮票图要比实际图清爽。

这时阴云密布的天空开始飘下毛毛雨,我们也走到了园子的一个侧门,门上竟然还有电子提示,说目前人流量将近700。这么多人,估计早超了。这时就在门旁边发现有一个镶嵌在屋墙上的小牌子,上面出现“邮政”2字。于是赶紧走过去,一眼就看到屋子前面立的红色的邮筒。顺着邮筒走进屋子,发现这里卖旅游产品,其中就有“拙政园”“昆曲”等邮票和邮品出售,价格不菲。明信片也有很多。于是问店主,这里有邮戳吗?回答说没有。又问如果从这里寄邮件,谁来盖戳。店主说就放进门口的邮箱,统一处理的。看这里不像是邮政服务网点,就把随身携带的写好地址的邮资片扔进了那个红色的邮箱。3天后,就收到了。上面只盖有拙政园的风景邮戳,并未盖当地的邮政日戳,不知道是否有名为“拙政园”的邮政日戳。按常规处理,盖上风景邮戳后,还要盖一个邮政营业日戳的,可是这个没有盖。不过既然是邮政公司盖戳处理的,风景邮戳也有盖销邮资的功能,那不盖邮政日戳就顺其自然吧。

看着雨有些大了,马上找到一个廊道躲进去。看到淅淅沥沥的小雨飘下,顿时让喧嚣的院子多了几分安静。看到细雨在池水中跳动,在树叶上啪啪响,瓦片上泛起水花,真有点雨打芭蕉的情调。等雨小了一点,就准备走出院子。这时发现一池清水从一条石桥下流过,旁边硕大的亭子倒映在水中。紧走几步,再向石桥望去,感觉满有些清幽之感,就拍下了这个镜头。结果后来一比对,还真是邮票上的一个景致——远香堂与倚玉轩,分明其中就有一个叫远香堂的楼阁。许多人在蒙蒙细雨中从石桥上走过,只是为了赶紧躲避一下这江南雨。

为了更好欣赏,还让邮迷李忠把与拙政园邮票相关的极限片图展示出来。看来,邮票上的景致大约都找到了。

雨开始小了,风随之来,气温开始下降,同行者说还是赶紧走吧。于是走出侧门,环绕一周来到大街上。看看隔壁的苏州博物馆,再看看这园子的围墙,一个私家花园,竟然吸引了这么多人来围观。尽管狮子林就在附近,也没了兴趣。突然想到“看景不如听景”这句话。邮票上的画面实在是太美了。(骆延峰)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