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邮协以特色促发展
日期:2022-12-30
打印
【字号: 大 中 小】
广东省集邮协会勇于开拓,敢于创新,以侨批集邮、孙中山像邮票收藏与研究、粤港澳大湾区集邮交流三大特色为抓手,着力在发展质量上下功夫,推进广东集邮文化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为广东建设文化强省做出了应有的积极贡献。
侨批集邮焕发新活力
2020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潮汕侨批文物馆后,国内外掀起一股侨批热潮,广东省集邮协会因势利导,2021年先后组织侨批文化展览在分别北京华侨历史博物錧和广东省博物馆展出,收到很好的效果。侨批,也称“银信”,指海外华侨华人通过海内外民间机构汇寄至国内的汇款暨家书,是一种银信合一的特殊邮传载体。近年来,侨批文物受到中共广东省委高度重视,2022年11月5日,广东省委常委会会议指出:“要保护好管理好研究好侨批文物,深入挖掘蕴含其中的诚信观念和家国情怀,让侨批焕发新的活力。要发挥侨务优势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宣介好党的二十大精神,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广东故事”。汕头、梅州、江门等地党政部门高度重视侨批,都专门设立侨批展览馆,多次召开侨批学术研讨会,积极宣传和研究侨批,不断为社会发展和宣传侨乡华侨华人历史文化服务。侨批一直是广东集邮研究的重要素材,广东经常组织开展侨批进校园、进社区活动,举办侨批邮展和集邮学术研讨会,不断有邮集在各级邮展上参展并获奖,侨批论文不断有新的研究成果。汕头蔡少明、梅州魏金华、江门李伯达等人的邮集多次在国内外集邮展览获高奖,其中汕头蔡少明的展品《华侨银信》曾获世界邮展大镀金奖和国家级邮展金奖。2021-2022年,广州刘芊玮、汕头蔡焕钦、梅州魏金华、汕头蔡少明的侨批研究论文在全国集邮联组织的论文征集评选活动中先后获奖。广东省集邮协会正在整合全省侨批资源,策划推出以侨批文化为主题的系列侨批文化展览,展现广大华侨浓浓的家国情怀,广泛传播侨批背后的故事,弘扬侨批文化,让侨批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
孙中山像邮票学术研究结硕果
广东中山市是孙中山的故乡。孙中山是伟大的民族英雄,孙中山像邮票是广东集邮者重要研究和组集参展的重要素材 ,广东省集邮协成立以来一直重视对孙中山邮票的研究,2016年推动成立了孙中山集邮研究会,为深入系统地研究孙中山邮票和发挥其集邮影响力创造了有利条件。2016年在中山市举办了《纪念孙中山诞生150周年粤港澳集邮展览》和粤港澳孙中山集邮研讨会等集邮系列活动,推动了孙中山邮票研究活动向更深层次的发展。广州曹勇进、东莞沈敦武、东莞王晓强、佛山罗平、梅州汤书鹏等人的邮集先后在国家、国际邮展上获奖。在刚结束的东莞虎门2022第2届大湾区集邮展览中,东莞沈敦武《百城版孙中山像普通邮票(1942-1946)》获得了金奖,而获镀金奖的汤书鹏则是今年刚毕业的大学生。广东省集邮协会每年组织的集邮论文征集活动,都有多篇孙中山邮票题材的集邮论文获奖,近年广东省集邮协会还专门出版了孙中山邮票研究论文集。
粤港澳大湾区集邮合作上台阶
由于毗邻港澳,广东经常与香港、澳门集邮组织合办各类邮展,召开学术交流活动,并多次选送集邮展品参加香港、澳门的邮展,邀请香港、澳门的邮集前来广东展出。2017年广东借举办第37届全国最佳邮票评选颁奖活动之机,专门邀请了香港、澳门的邮集参加粤港澳集邮精品展。近年来,广东、香港、澳门集邮组织共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集邮文化建设,集邮交流活动更趋频繁。2019年9月在广州举办首届粤港澳大湾区邮展,2022年8月在东莞虎门举办第2 届大湾区集邮展览,东莞虎门2022第2 届大湾区集邮展览又专门举办粤港澳集邮金奖展。近期,广东正与香港合作,共同推动“中国传统集邮文化首届香港校园巡展活动”。粤港澳大湾区集邮展览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集邮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也是广东集邮文化的又一个创新品牌。(来源:广东邮协)
上一篇:
下一篇: